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与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有以下不同之处:
1. 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即以市场上可观察到的价格来计量资产,而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则采用摊余成本法,即按照购买成本减去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来计量资产。
2. 会计分类: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一般被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而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则被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
3. 会计处理: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在每个报告期末,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入当期损益,而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则不会计入当期损益,而是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会计入当期损益。
4. 出售时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出售,而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则必须持有到到期日才能出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来确定,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建议在具体情况下参考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进行处理。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已经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的情况?
2、关税的税率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
3、合营安排的会计政策如何确定?
4、非股权形式的国际化经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何影响?
5、自由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自主、无欺诈的吗?
以上就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与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有何不同?】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