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常见问题

公司运营过程常见的财务问题答疑

当前位置:首页>财税资讯>常见问题>财务常见问题
全部 财税政策 财税知识 常见问题 样本范本 新闻资讯

补价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中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4-06-17  关注量:714  喜欢(310)
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中,补价是指在购买资产时,购买价格高于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补价通常发生在非市场交易中,例如股权转让或收购交易。

根据会计准则,补价应该被视为资产的一部分,并且应该在购买资产时记录在账面上。补价应该被分摊到未来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补价对资产的实际贡献。

以下是补价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中的会计分录示例:
1. 在购买资产时,记录补价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补价部分)
贷:补价
2. 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中,分摊补价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摊销费用
贷:资产(补价部分)

通过以上会计分录,补价被分摊到未来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补价对资产的实际贡献。这样可以确保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保持一致。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控制环境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市场渗透战略的风险有哪些,公司应该如何应对?

3、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4、如何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5、公司登记管辖的作用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补价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中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全站搜索

请输入您需要查询的关键词

全站搜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