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程序中的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证据的适用范围:仲裁庭只能审理与争议有关的证据,并且证据必须与争议的事实有关。
2. 证据的提交: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否则可能会被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3. 证据的质证:当事人有权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以保障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 证据的鉴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对争议事实的证据进行鉴定,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5. 证据的评价:仲裁庭应当对提交的证据进行评价,并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作出裁决。
总之,仲裁程序中的证据规则旨在保障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确保仲裁庭作出公正、合法的裁决。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什么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2、人力资源战略如何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3、如何计算印花税税收优惠的金额?
4、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是否会受到合营企业的盈亏情况影响?
5、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仲裁程序中的证据规则是什么?】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初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初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