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金融资产的变动会计处理方式是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准备。
2. 摊余成本计量模式:按照摊余成本计量模式,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是将其初始成本与未偿还本金的摊余成本进行抵减,并按照预计的现金流量计算利息收入。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以期末公允价值减去摊余成本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划分投资成本法:按照划分投资成本法,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是将其初始成本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两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和金融资产的特性。企业应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合理选择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什么是第三时段期后事项?为什么它对审计报告的编制有重要影响?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3、普通合伙人的入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企业收入总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吗?
5、董事会如何履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督职责?
以上就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