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需要进行核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按照预计无法实现的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足以覆盖预计无法实现的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就需要进行减值核销。
减值核销的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金额,即预计无法实现的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
2. 与此同时,核实已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
3. 如果已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大于预计无法实现的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则无需进行核销;
4. 如果已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小于预计无法实现的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则需要将差额进行核销。
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核销应当及时进行,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核销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从净利润中扣除,并计入利润表中。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吸收直接投资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什么影响?
2、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公司应该如何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3、有限合伙人是否需要承担个人无限责任?
4、如何计算每期租金支付金额?
5、收入确认对利润的影响如何计算?
以上就是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是否需要进行核销?】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