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措施是指国家为了保障法律权益的实现,对债务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查封、扣押:指法院依法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限制其转让、处置权利,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2.拍卖、变卖:指法院依法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将所得款项用于清偿债务。
3.强制清算:指法院依法对公司、企业等组织采取强制清算措施,对其进行清算,以清偿债务。
4.强制执行判决:指法院依法对被判决方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其履行判决内容。
5.强制驱逐:指法院依法对违法占用他人房屋、土地等财产的人采取强制驱逐措施,以保障财产权利人的利益。
以上是常见的强制执行措施,具体采取哪种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回收期越短越好还是越长越好?
2、如何评估财务成本管理的效果?
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市场竞争?
4、要约邀请与要约有何区别?
5、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以上就是关于【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有哪些?】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初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初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