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确定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及后续的会计处理。
根据成本法,企业在购买长期股权投资时,将其初始成本确认为投资金额。后续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股息收入:企业从长期股权投资中获得的股息收入,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确认为收入。
2. 投资收益:如果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符合投资收益确认的条件,可以按照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是一种根据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来确定投资收益的方法。
3. 减值准备: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企业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确认相应的减值准备。
4. 出售或处置:如果企业决定出售或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将其按照公允价值减去相关成本确认为收益或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传统的会计方法,适用于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没有控制权或重要影响的情况。如果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权或重要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或合并财务报表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如何确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2、为什么审计客户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
3、代理关系的终止是否需要书面通知?
4、什么是内部故障成本?它与外部故障成本有何区别?
5、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方法与未来价值有何区别?
以上就是关于【何为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