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记录和保存审计证据的重要工具。它包括以下要素:
1. 审计程序:记录和说明审计师进行的各项审计程序,包括采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等。
2. 审计发现:记录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事实、问题、疑点和异常情况等。
3. 审计证据:记录和保存审计师收集的各种审计证据,包括会计记录、财务报表、文件、凭证、
合同、银行对账单、往来函件等。
4. 审计调整:记录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依据和过程,包括对错误、遗漏、估计不足等进行修正的调整。
5. 审计意见:记录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的依据和理由,包括审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正、准确的结论。
6.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日期、审计师的签名和审核人的签名等。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应遵循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的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的可追溯性、可复核性和可证明性。同时,审计工作底稿也是审计师的工作记录,对审计师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承担起到重要的证明作用。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会计分期假设对财务报表有哪些影响?
2、提存计划的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差异化战略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4、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增加额与净利润之间有何区别?
5、如何评估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成功与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