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成本管理中,直接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确定直接分配法中的分配基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目标成本:确定分配基准的首要考虑是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特定期间内实现预定目标的成本水平。根据企业的目标成本,可以确定分配基准,使得分配后的成本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2. 产品特性:产品的特性也是确定分配基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驱动因素。例如,对于以直接人工成本为主要成本的产品,可以以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分配基准。
3. 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成本发生和变化的因素,可以作为确定分配基准的依据。常见的成本驱动因素包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材料用量、机器使用时间等。根据产品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确定相应的分配基准。
4. 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确定分配基准时,还需要考虑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分配基准应该能够公平地分配成本,并且易于操作和计算。同时,还要考虑分配基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确定直接分配法中的分配基准需要综合考虑目标成本、产品特性、成本驱动因素、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基准,以实现成本的准确分配和管理。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什么是会计概念,其作用是什么?
2、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是什么?
3、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由几名成员组成?
4、初步业务活动审计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5、出租人在金融租赁活动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确定直接分配法中的分配基准?】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