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假设被审计实体将会继续经营下去,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否定的情况。这个假设是基于企业通常会以盈利为目标,并且会持续经营下去的普遍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对审计师的工作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1. 会计准则的适用: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准则的基础,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师需要评估被审计实体是否能够继续经营下去,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
2. 资产和负债评估:持续经营假设影响审计师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如果审计师认为企业将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可能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或者将负债分类为短期负债。
3. 业务连续性:持续经营假设影响审计师对企业业务连续性的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经营计划、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等因素,以确定企业是否能够继续经营下去。
4. 报告意见:如果审计师有合理的怀疑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他们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揭示这一事实,这将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持续经营假设对审计师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审计过程中的基本假设,影响着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和业务连续性的评估,并且决定了审计报告中的报告意见。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个人拍卖收入的纳税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要对关联方交易进行限制?
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
4、增值税征收率和增值税税率的区别?
5、捐赠收入是否需要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披露?
以上就是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是什么?为什么它对审计师的工作至关重要?】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