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倾销行为是指一国企业或者生产者将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其他国家的行为。倾销行为通常是为了在目标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或者排挤竞争对手。倾销行为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不正当竞争和市场扭曲,因此被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倾销行为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1. 出口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或者在目标市场低于市场价格;
2. 在目标市场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3. 运用补贴手段降低产品价格。
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对于目标市场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1. 倾销行为可能导致目标市场的本地企业无法与低价产品竞争,甚至可能面临倒闭和裁员等问题;
2. 倾销行为可能导致目标市场的产业结构扭曲,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
3. 倾销行为可能导致目标市场的贸易逆差扩大,进一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应对倾销行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反倾销措施,例如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实施反倾销调查。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倾销行为的不公平竞争。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如何利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进行财务成本管理?
2、工伤伤残待遇是什么?
3、什么是车险合同?
4、如何计算有效年利率?
5、背书可以被转让吗?如何转让?
以上就是关于【在国际贸易中,什么是倾销行为?】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