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是指以非货币资产或者以非货币资产抵偿的方式取得的存货,如赠品、捐赠物资等。
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在确认其成本时,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在确认成本后,发现存货价值可能无法实现,需要计提坏账准备。
具体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如下:
1. 首先,根据存货的公允价值和实际成本,计算存货的净额。净额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实际成本。
2. 其次,根据存货净额的比例,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等于存货净额乘以坏账准备比例。
3. 最后,将计提的坏账准备记入利润表中,同时将坏账准备计入存货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验和风险状况进行确定,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披露。
总之,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在确认成本后,如果存货价值可能无法实现,需要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是否需要考虑借款期限?
2、底稿归档后的变动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
4、票据法规定关于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5、如何评估年偿债基金的充足性?
以上就是关于【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是否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中级会计职称
精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