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额分析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确定企业需要达到多少销售额才能达到成本平衡。在进行保本额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1. 固定成本:这是企业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不随销售数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工资等。
2. 可变成本:这是企业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随销售数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
3. 单位贡献毛利润:这是每个产品或服务销售所带来的利润,等于销售价格减去可变成本。
通过以上指标,可以计算出保本点的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是指企业销售额达到一定水平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即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计算公式如下:
保本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 / (1 - (可变成本 / 销售额))
例如,企业的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可变成本为50%的销售额,即销售额的50%。那么,保本点销售额为:
保本点销售额 = 100,000 / (1 - 0.5)= 200,000元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达到200,000元的销售额才能达到成本平衡,即不盈利也不亏损。如果销售额低于这个水平,企业将出现亏损;如果销售额高于这个水平,企业将实现盈利。
赞一下!
相关阅读:
1、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是指什么?
2、什么是异地管辖?
3、什么是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
4、反应型组织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来应对战略风险?
5、财务报表整体的基准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保本额分析是指企业需要达到多少销售额才能达到成本平衡?】的介绍,更多信息解读,请直接联系云南财税管理游侠,电话:15808795836(微信同号)。
搜索平台: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
搜索栏目:
注册会计师
精华问答